南宫国际













【环保清风 • 家风故事】家风让我爱岗敬业有担当

2019-09-12 09:45:40 68

【环保清风 • 家风故事】家风让我爱岗敬业有担当

  家风,是世代相传的规矩与祖训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滋养干部作风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现在,我们将生态环保人的家风故事与大家分享。我们相信 ,对家风的探索 、思考过程,是追寻精神源泉、提升思想认识的过程,是汲取奋进力量、鼓足勇气前行的过程 。带上祖辈和父母的爱和叮嘱,我们将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家风让我爱岗敬业有担当说到家风,我就想到我的爷爷 。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父辈和我,传承至今,依旧鲜活。

  爷爷是山东临沂的一个放牛娃 ,他热爱学习 ,追求进步 ,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爷爷在14岁那年参加了儿童团,16岁开始担任民兵队长,20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 。后来,为了祖国发展建设的需要 ,爷爷脱下军装、穿上工装 ,转业参建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批新中国重点工程,成了工业建设的先锋,南征北战铁军的一员。

  在我眼里 ,爷爷不只有在解放战争和祖国建设中的传奇经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忠诚干净的政治品格。爷爷曾经跟我讲,自己在转业后,始终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工程项目在哪里,自己的家就在哪里。爷爷带着全家从白山黑水的吉林长春 ,到临近边疆的黑龙江富拉尔基 ,再到天府之国的四川德阳 ,最后是渤海之滨的辽宁盘锦。画面说起来轻快 ,可是南北辗转,各地奔波,一家老小饱受辗转奔波之苦和迁家安顿之难。有一次,爷爷有机会留在生活条件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上海工作 ,但是想到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要坚决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毅然放弃了在上海安居乐业的机会,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 。爷爷的这个选择深刻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去“守初心 、担使命” ,让我备受感动,也给我树立了榜样、立下了标杆。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也熏陶和激励着我。作为一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 ,我努力把家风融入当前的工作中,坚守生态环保人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扛起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担,争做生态环保铁军的一员。对我来说,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一心一意保护绿水青山,留住天蓝水清地净的生态环境 ,就是对家风最好的传承。

 正直勤奋 甘于奉献我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都是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正直勤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了一生 。我的父母也都是党龄在40年以上的老党员 ,全家人对党和国家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

  我从小在外祖父母身边长大,外祖父是高级干部,但从不用个人关系为亲属 、朋友办事。大家都从心里敬佩外祖父的为人,并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跟外祖父一样正直 、勤奋的人。

  我的父亲像极了外祖父,正直善良 ,热爱学习 ,工作勤奋。父亲原来是学工科的,但是很有才 、文笔很好 ,所以被调去做理论研究工作 。我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经常加班、熬夜,母亲也陪着他一起熬夜 。父亲的工作经常需要写稿子,那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写。父亲又极为认真 ,逐字逐句推敲,往往改一遍下来稿纸上已面目全非 ,然后母亲就半夜起来帮助他誊清 ,父亲再继续修改。就这样,每篇稿子都是一遍又一遍、一个晚上又一个晚上打磨出来的。半夜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总能看到台灯下父亲母亲在书桌边工作的身影 ,这个场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的母亲也是非常好学、工作成绩出色的人 。母亲年少离家下乡务农,读书学的是工科 ,在工厂做过工人 ,后来又回到母校当老师 ,换了个专业教书。母亲从头学起,选了3所知名大学进修相关课程,然后融会贯通,博采众长 ,把谁听谁头痛的哲学课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

  家中人的正直善良、优秀勤奋 ,一直是我的指路明灯。不羡名利、不图富贵 ,甘于奉献 、两袖清风,是我们家的价值观。大学选专业是父亲帮忙参谋的,他告诉我 ,生态环境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业,教导我好好学习,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工作以后,我以父母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工作常常加班到凌晨 ,虽然辛苦,但是想到祖国的蓝天有我的一份贡献,很自豪,很值得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我的姥姥去世早 ,在母亲刚上初中时就病逝了。母亲告诉我,当时班上有个要好的女同学很关照她,女同学的妈妈经常送双份的食物和学习用品到学校,让母亲这个“没妈”的孩子 ,体会到了一份难得的母爱。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经历和体会 ,母亲很乐于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楼下的一家人,男主人和儿子因为打架进了监狱,剩下一个女主人带着两个小女儿过日子 ,有的邻居对她们避之不及 ,母女三人进进出出也总低着头。

  春节临近 ,家家都忙里忙外、热热闹闹,唯独这家冷冷清清 。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 ,母亲还是在春节前夕熬夜给两个小女孩每人做了一件新衣服送去,我清楚记得那两个小女孩看到新衣服露出的欣喜表情和她们母亲感动的泪水。

  我初中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母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年轻人骑车撞倒了,母亲头摔在马路边上,出了很多血,伤得不轻。火冒三丈的父亲原本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鲁莽的年轻人,但是父亲了解到那个年轻人家里很贫困,是因为亲属去世急着回家报信,所以才把车骑得飞快。清醒过来的母亲得知这个情况后告诉父亲不要难为这个年轻人,因为他也不容易  ,不仅拒绝了年轻人拿来的赔偿款,甚至连年轻人送来的营养品也没要,让他带回家给老人补身体。年轻人离开病房时给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

  言传身教 ,上小学时,我就开始学习母亲的样子帮助别人 。听大人们说 ,住在我家楼上的一位老爷爷,孩子对他不好,吃的穿的都是剩下的 ,老爷爷腿脚不好,每天还要拄着拐杖吃力地用篮子提煤块上楼。听到这个情况,只要我见到老爷爷提着煤块,就会冲上去抢下篮子,帮他提到楼上的家门口。小小的我,大大的篮子 ,真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一次,老爷爷颤颤巍巍地说 ,闺女谢谢你,可惜我没有钱,我要是能给你买点玩意儿就好了。我听了比收到什么礼物都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直到长大成人后的今天,我一直觉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有能力伸出援手就不要转过身去”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的母亲 ,没有成就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她已经把“利他之心”深深植根在我心中  。每个人都是一颗生命树,母亲就是生命树的树根,有了她的温暖和滋养,树木必定根深叶茂 。





友情链接





XML地图